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深度报道  > 正文

“红三村”抗日联防,铸就鲁西南第一红色堡垒

作者: 韩茂山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1-07-01 09:26

曹县城西北30公里,在牡丹区与曹县交界处,有座“安陵堌堆”,在堌堆脚下,有三个相距不过两三里、且成鼎足之势的村庄,名叫刘岗、曹楼、伊庄,它们一前两后、相依相连,俨然一座天然的连环堡垒。抗日战争时期,在党的领导下,三村军民联防顽强抗击日军,被日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日军在其军用地图上用红笔把三村圈在一起,并写了一个大大的“赤”字,“红三村”由此而得名。在以后的革命斗争岁月里,“红三村”的英名逐渐响亮,成了鲁西南地区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和第一红色堡垒。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山东省委派沈建华、王建民来此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先后办起了农民夜校、消费合作社、互助会、看青会、扛子会,成立了农民协会、抗日救国会,并在刘岗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1938年11月,日军侵占曹县城,中共曹县县委从县城迁至刘岗。从此,这里就成为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的首府。1939年2月,杨得志率八路军115师344旅挺进曹县西北,开展游击战争,开辟鲁西南抗日根据地。同年7月,成立中共鲁西南地委,领导这一地区的抗日斗争。

1940年9月初,八路军主力部队奉命撤离鲁西南北上,只有地委机关和150多人的地方游击队留下继续坚持斗争。于是,盘踞在鲁西南的国民党顽、杂军一时猖獗起来。国民党菏泽专员孙秉贤和县长张志刚、国民党考城第九支队司令员胡金全、国民党曹县县党部书记王子奎和民权县地头蛇张胜太等纠集了八千人的反动武装,从四面八方对我根据地中心安陵集一带大举进犯,妄图将我根据地一口吃掉。面对强大的敌人,我地方武装和民兵英勇抗击,终因众寡悬殊,根据地一天天缩小,最后只剩下刘岗、曹楼、伊庄三个村子和周围三、四华里的狭小地带。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地委于9月15日在曹楼召开了扩大会议。地委书记戴晓东同志说:“目前的形势对我们是十分不利的,敌人恨不得一口把我们吞掉。三村的存亡,就是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的存亡,我们一定要放手发动群众,坚持村自为战,人自为战,哪怕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保住我们这块红色土地。”于是,以自然村为单位,以地委领导干部和党员为骨干,组成守寨指挥部;以积极分子为基础,组成48人的模范班,同部队一样集中住宿、日夜操练、执行任务;1200多名青壮年编为自卫队,轮流守夜;550多名妇女组成妇救会,送水送饭;240多名孩子组成儿童团,站岗放哨、盘查行人。三村筑起了铜墙铁壁,凛然不可侵犯。

国民党曹县县党部书记兼保安旅长王子奎到处扬言:“要马踏三村,铲除共产党。”9月24日夜,他率领1000多人,带着云梯,向曹楼开来。凌晨时分,战斗打响了,当敌人突击队逼近寨墙时,墙上军民立即推下滚木,把云梯上的敌人砸下去,又用手榴弹、石头、瓦块向敌群狠砸,将敌人突击队消灭在寨墙下。敌人又调动大部队继续攻寨,曹楼军民毫不畏惧,猛烈还击。这时,驻守伊庄的军民从背后、侧翼向敌人发起攻击,使敌人腹背受挫,仓皇逃窜。这是保卫三村的第一仗,毙敌200余人,缴获枪支170余支,旗开得胜,我军军威大振。

10月初的一天,卢郎斋率领几百匪徒进犯三村,三村军民决定把敌人放进来,关门打狗。敌人一看寨门没关,村里鸦雀无声,以为人都跑光了,就毫无顾忌地进村烧、杀、抢、掠。敌人刚到街中心,房上、墙头上突然枪炮齐鸣,军民们从四面八方跃入敌群、勇猛厮杀,与敌展开白刃战,敌人仓皇应战,死伤惨重,只好丢下大批的死尸和枪支弹药,大败而回。

敌人的多次合围失败后,又对三村实行封锁围困。为了拖住敌人,减轻三村的压力,地委决定派一些干部插到敌后区,发动群众坚壁清野、抗粮抗捐,开展“反资敌”运动。如宋励华同志带领精干小分队深入敌后,在西面集当众处决了红枪会首领张二大头;在毕寨枪毙了伪区长周花脸;在韩集活捉了曹县伪民政科长李中岱;在蔡楼设巧计智取了敌碉堡。这样,小分队在敌占区神出鬼没、勇敢杀敌,使敌人闻风丧胆、人人自危、龟缩不前,灭了敌人威风,长了我军民志气,极大减轻了三村的压力。

三村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战略和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顽强作战,根据地开始出现稳定局面。但是,敌人对红三村的进攻一天也没有停止过。11月初,国民党菏泽专员孙秉贤指使菏泽县长张志刚公开到三村附近的村庄抢劫,杀害抗日群众。其他各部敌人也蠢蠹欲动、层层设防,慢慢向三村逼近。此时已是隆冬,战士穿不上棉衣,粮食也快吃完了,三村几乎到了弹尽粮绝的境地。在这关键时刻,地委于11月8日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派戴晓东同志去河北区委求援,同时号召三村军民继续团结一致,坚持不懈,树立必胜信念,夺取最后胜利。英勇的三村人民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不怕牺牲精神,顶住了敌人的频繁进攻。根据地固若金汤。

12月29日,我主力部队教导7旅和补充181师来到红三村,对敌人立即发起进攻。常乐集一战,消灭了王子奎部300多人,继而又包围了石福起部,经半小时战斗,歼敌600余人。其他几股顽匪,如丧家之犬,闻讯逃窜。

由于军事上的胜利,解放了西至东明县的大马庄,东至曹县的伊集,计35公里;南至白茅集,北至定陶区的力本屯,计20公里,共120多个村庄。随之建立了菏泽、定陶、东明、考城四个抗日政府,成立了四个县区基干大队,并建立了第十专署。长达3多个月的红三村保卫战,终于取得了胜利,为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委、八路军第二纵队、冀鲁豫军区对鲁西南坚守三村联防的抗日斗争给予了很高评价,写出报告,绘出三村联防图,上报中央。军区政委苏振华在边区高干会议上作了《鲁西南三个村的斗争是怎样坚持的》讲话,作为反封锁、反蚕食斗争的一个典型范例,在全区推广。

三村军民坚持抗日联防斗争,铸就鲁西南第一个红色堡垒,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重要的是政治上的胜利。通过这次斗争,共产党八路军在鲁西南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了更高的威信,激发了人民群众极大的抗日热情,为以后革命工作的开展及根据地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坚持三村抗日联防斗争的胜利又一次充分证明: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是共产党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党取得胜利的法宝,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只要与群众同呼吸、共患难,军民一心、团结奋斗,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消灭任何穷凶极恶的敌人,夺取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最后胜利。

1977年12月23日,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把“红三村”命名为“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6月被中共菏泽市委党史委评定为市级党史教育基地;2020年12月被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列入山东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从此,三村人民坚持抗日联防,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鲁西南第一红色堡垒的英名、光荣的历史,永远铭刻在鲁西南人民心中,历久弥新,永放光芒。

韩茂山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